
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創建于1984年,是山西大學的研究機構,肩負有研究生教學與基礎科學研究雙重任務。2002年以光電所為主體建成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光學國家重點學科,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承辦有全國性學術期刊《量子光學學報》。
現有量子光學基礎研究和應用、非經典光場產生與應用、量子測量與通訊、腔量子電動力學、冷原子與光場相互作用、光與原子相干作用、玻色-費米混合氣體冷卻、激光技術與光量子器件八個實驗室和激光器、電子儀器、機加工三個車間。
主要從事量子光學基礎與應用、光與原子相互作用和光量子器件等方面的實驗研究、高技術應用開發以及量子光學領域高層次專門人才的培養。始終堅持進行國際前沿課題的研究,以“攀登、奉獻”作為研究所建設的靈魂,注重學術梯隊的培養,已形成一支穩定的老中青三結合的科研隊伍,已成為我國量子光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科研團隊中現有中科院院士1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海外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科研獎勵計劃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山西省高等學校拔尖創新人才3人、山西省“新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山西省高等學校青年學術帶頭人4人。2004年被評為山西省優秀創新團隊、2005年被評為教育部創新團隊。2008年被評為國家創新研究群體。
目前,研究所承擔 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1項(項目首席單位),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973項目)子課題2項,合作承擔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杰出青年基金2項,儀器專項1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面上及青年基金項目10項,教育部創新團隊項目1項,其它省部級項目18項;完成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973項目)子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項、海外杰出青年基金1項、面上項目20項,其它省部級項目100余項。
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10余篇,其中PRL 14篇,PRA 32篇,Opt Lett 9篇。
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山西省科技杰出貢獻獎1項,謝希德物理學獎1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和教育部技術發明獎各1項,省級科研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13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開發全固化單模單頻綠光激光器等系列產品10余種,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項。
研究所在建設中重視學術交流,在國際上先后與美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德國等國家的著名量子光學實驗室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具有實質性的學術交流和學術互訪關系。由中法互派學者訪問的雙邊合作項目已經成功地進行了多年,取得了可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