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簡稱:西安光機所)創建于1962年,是中國科學院在西北地區最大的研究所之一。經過五十多年的創新歷程,已經發展成為一個以戰略高技術創新與應用基礎研究為主的綜合性科研基地型研究所。
西安光機所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基礎光學、空間光學、光電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瞬態光學與光子學理論與技術、空間光學遙感技術、干涉光譜成像理論與技術、光電信息技術。研究所有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兩個中科院重點實驗室,分別是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超快診斷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光譜成像技術重點實驗室;另有若干研究單元,以及檢測中心、系統工程部等完整的技術支撐體系。
現有在職人員907人,高級科研人員303人,其中正高95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4人、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千人計劃)入選者14人,“百人計劃”入選者35人,在崗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4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著名科學家龔祖同、侯洵、薛鳴球、牛憨笨等院士均出自西安光機所。2015年獲批成為陜西省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2016年被科技部評為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
十一?五以來,研究所以改革創新、服務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己任,承擔并圓滿完成探月工程等多項國家重大任務。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4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省部級獎36項。2010年2項成果入選 “中國航天遙感領域十大事件”,2011年研究所獲中科院杰出成就獎, 2012年1項成果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2010年,趙衛研究員獲得國際高速成像和光子學領域的最高獎“高速成像金獎(High-Speed Imaging Gold Award)”,這是繼學部委員龔祖同之后,時隔29年,中國科學家又一次獲得該項獎,充分表明西安光機所在高速成像和光子學領域所具有的國際影響力。
西安光機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權的首批博士、碩士培養單位?,F有物理學、光學工程2個博士后流動站,物理學、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4個一級學科(7個專業)博士培養點;物理學、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6個一級學科(9個專業)碩士培養點,還有光學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控制工程、材料工程4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點。目前在學460多人。西安光機所每年向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等國派遣訪問學者及研究生,2014年與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簽署協議聯合培養研究生。
西安光機所與國際學術界交往密切,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博士等國際著名科學家都曾來所訪問講學。研究所與意大利合作成立了“超高速光子網絡與通訊聯合實驗室”,與英國南威爾士大學共同成立(中英)微納光子學聯合研究中心。并在國內與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分別共建有聯合實驗室。
近年來,西安光機所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以創新驅動發展,大膽創新科技體制機制,拆除“圍墻”、開放辦所,探索“人才+技術+服務+資本”四位一體科技成果產業化及服務模式,打造西北地區第一家專注于科技創業的天使基金,打造西北第一家專注于“硬科技”的孵化基地,與西安高新區共建光電孵化協同創新工程示范基地,跨行業、跨區域共建光電子集成電路先導技術研究院,在深圳建立體制機制改革試點研究機構“初創研究院”,為國內外出類拔萃人才提供創新創業成就夢想的事業平臺。截止目前共孵化高科技企業100余家、帶動就業3500多人,初步形成了面向“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的光子制造產業集群、面向“互聯網+”國家戰略的光子信息產業集群和面向民生健康領域的生物光子產業集群。被列為“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試點單位”、“陜西省創新型省份建設試點單位”,并獲評“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孵化企業研制出“全球最薄氣壓計、全球首款可見深度的血管顯像儀”等多項領域內唯一或指標領先的產品,“超快激光微加工裝備”獲第十六屆工博會銀獎。碳纖維T800項目榮獲2012首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另有3個孵化企業及項目在第三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中獲佳績。
2010年以來,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中共陜西省委書記趙樂際、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兩任黨組書記陳希、尚勇等領導都曾專程來所調研視察,對研究所科技事業發展以及成果轉移轉化給予充分肯定。
2015年2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視察西安光機所。這是建所50多年來國家最高領導人首次蒞臨,給予研究所無尚榮耀。習近平總書記認為“西安光機所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并指出,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一定要自力更生。
2015年12月,時任陜西省委書記趙正永再次視察時認為西光所認真貫徹了總書記視察講話精神,進展很快,真正發揮了國家級科研院所在全省科技創新中的領頭羊和示范作用;科技部部長萬鋼視察時評價,西光所把自身發展與國家需求結合起來,與創新驅動發展結合起來,這是極具競爭力的模式。時任陜西省省長婁勤儉在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連續兩年提出要積極復制西安光機所科技創新機制??萍疾奎h組書記王志剛、副部長曹健林,時任陜西省委副書記胡和平、常務副省長姚引良、副省長張道宏等均來所調研。
2016年7月,陜西省政府制定并印發2016年西安光機所西北有色院創新模式復制推廣工作方案,指出在全省推廣復制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和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創新模式(簡稱“一院一所模式”)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點任務,將在全省確定“一院一所模式”試點單位30家。 作為國家科技創新的生力軍和骨干力量,西安光機所將按照習總書記和院黨組的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深化改革,按照中國科學院新的辦院方針,強化創新責任和創新自信,為實現四個率先的要求與目標,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兩個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更多實實在在的貢獻。